3月30日世界双相障碍日|走进双相情感障碍:理解情绪的跌宕起伏

双相情感障碍

他们时而兴高采烈、精力充沛,仿佛无所不能;时而又郁郁寡欢、一筹莫展,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。它的波动却如同过山车般剧烈,这种情绪像“钟摆”一样摇摆不定的奇怪现象,这便是双相情感障碍,也称双相障碍或躁郁症。

2

世界双相障碍日

著名艺术家梵高就是这样的一种疾病,为了让大家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入的理解,于是以他的生日——也就是3月30日被设立为“世界双相障碍日”。借此,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疾病。

主治医师连阳阳

双相障碍

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,患者的情绪在躁狂与抑郁之间剧烈摇摆,经历着天堂与地狱般两个极端的情绪切换,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和人际关系。

通常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包括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2种类型。

哪类人群更易患此种疾病呢?

1.遗传:父母或亲属中患双相情感障碍时,子女患此病的概率高。

2.应激事件:如在生活或工作中遭遇挫折、失败。

3.生化因素:研究发现脑内5羟色胺偏低,去甲肾上腺素高递质水平高时可能出现躁狂,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偏低时易出现抑郁症状。

4.情感旺盛型人格气质(活力充沛、广泛交友、情感丰富、善于表达、高人机交往能力)更易患双相情感障碍。

5.季节变化:通常躁狂多发生于春季,抑郁发作多在冬季。

人人都有喜怒哀乐,但如果情绪很不稳定,时而天马星空,时而郁郁寡欢。要警惕双相情感障碍。

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?

1.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:抑郁发作时:情绪低落,闷闷不乐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全身乏力,思维反应迟钝,想法悲观消极甚至有自伤自杀行为;躁狂发作时:心情愉悦,思维活跃,口若悬河,精力旺盛,冲动易怒。

2.伴有睡眠障碍:抑郁伴发的睡眠特征是入睡困难,早醒,白天感到疲乏,有些患者睡眠增多伴无力;躁狂伴发睡眠障碍特征是睡眠需求减少,感到精力充沛,工作、学习效率明显提高,或做事虎头蛇尾。

3.发作时间:抑郁表现持续2周以上,躁狂表现1周以上。

4.职业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:不能好好学习、工作,与他人交往困难等。

天才病,危害极大,别轻视

天才病,危害极大,别轻视

轻躁狂状态确实能激发创造力,这个时期精力旺盛,不知疲倦,思维敏捷性高,工作效率和创造性会被极大激发,著名政客丘吉尔和画家梵高等曾患此病,这种病不少人称为天才病。

然而多数患者并非天才,绝大多数并无过人天分,发作时还会冲动做决定,过多消费甚至贷款抵押做一些冲动决定,有的会引发酗酒,药物滥用,自杀等社会问题。

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?

采取综合手段及时、积极治疗。

药物调整患者情绪,还可配合一定物理、心理和危机干预治疗,全方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。

家属共同参与:家庭、家属要给予支持和积极配合,如督促服药、观察治疗是否存在副作用,适当调节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等。

双相情感障碍几乎会终生反复发作,且发作频率越高,对大脑伤害越大,应坚持长期治疗,只要积极治疗,完全可以控制病情,减少复发,过上正常健康的生活。

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怎样缓解情绪?

躁狂发作时:延迟满足,不要立刻把想法付诸实践,可利用打球、跑步等运动消耗多余能量。

抑郁发作时:可做一些放松训练,通过呼吸、太极拳、瑜伽等有氧运动调节身心。

双相情感障碍不等于抑郁症,

误诊治疗后果严重。

一部分病人在轻躁狂时自我感觉良好,不觉是病,抑郁来时明显觉能力低,高兴不起来,若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反而会诱发躁狂,使发作频繁增加,所以要科学治疗,在不同时期合理调整药物方案。

我们要消除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,给患者以理解、支持与关爱,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勇敢面对疾病,重获生活的阳关。

来源: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