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,火箭接下来还有哪些工作?

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

16日晚上六点多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白色大门缓缓升起,站立在活动发射平台上将近60米高,相当于20层楼高的乳白色火箭显露真容,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被紧紧包裹在火箭整流罩内。驶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,伴着阵阵微风,重达40多吨的船箭组合体开始朝着1.5公里处发射塔架稳稳前行,余晖为这个行走中的“巨人”增添了几分暖色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柳海龙介绍,相比以往,虽然是傍晚开始转运,但并不影响任务,昨天的天气非常适合转运。

柳海龙说:“我们选择的转运时间可能已经比较晚了,因为火箭转运有一个限制条件,要按照10米每秒的风速来限制,如果超过风速火箭转场是有风险的。转场的过程很顺利,我们计划是7:00火箭开始动,都是按照计划来开展的。”

据了解,火箭每次转场之前都会提前2至3天进行气象会商来确定是否具备转场条件,这也是任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。

郑永煌说:“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大风扬沙天气偏多偏大,我们通过精准的气象预报,选择天气好的时段实施垂直转运,能更好地保障产品的安全。针对近期天气变化调整频繁,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。第一,加强气象会商,及时发布预警预报;第二,加强运行检查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;第三,完善方案预案,筹措好备品备件,一旦有情况能够保证快速稳妥处置。”

船箭组合体搭乘活动发射平台在无缝钢轨上行进约一个多小时后,顺利抵达发射塔架。柳海龙说,接下来工作人员还要对火箭和飞船进行各项功能检查以及联合测试,确保它们的功能和状态符合发射条件,同时发射场也将进行多次的模拟演练以及应急演练,来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。

柳海龙说:“我们各个系统,比如遥测系统、控制系统,还有固检系统、外安系统,到发射区以后,第一件事是开展一次发射区的功能检查,火箭在技术区的厂房测试的状态是好的,通过转运把火箭转运到发射区以后,在发射区各个系统产品的状态是不是好的、有没有影响,还要进行一次状态的检查,检查之后,火箭和飞船之间还要进行一次匹配测试。测试之后,包括航天员系统、发射场系统、火箭系统、飞船系统还要进行一次全系统的演练。”

船箭组合体顺利抵达发射塔架

航天发射是“万人一杆枪”的事业,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,因此,每一次联合测试和演练不仅考验着各系统的准备情况,也是对各系统配合默契程度的一种检验。近年来,我国保持着高频率的发射状态,尤其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,对各系统也形成挑战。郑永煌说,面对如此密集如此常态化的发射任务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充分进行了技术升级。

郑永煌说:“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发射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中心,把所有设备的信息引进中心,而且这一次还引进了火箭数字伴飞系统,可以对设备进行集中的健康状态监测、远程无人操控、智能化运维管理,大幅提升了发射场智慧化水平。”

发布于:北京市